作者:邹宇倩 来源:活动部 发布时间:2025-07-26
7月24日上午,孝感市图书馆红色文艺轻骑兵小分队走进孝南区车站街道鸿城社区,以“锦灰堆非遗文化进社区”活动为纽带,将阅读的触角延伸至传统技艺传承,让社区居民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阅读与非遗交融的独特魅力,为夏日社区生活增添了浓厚的文化底蕴。
锦灰堆——从垃圾桶中翻出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,濒临失传的玉雕绝技。在古代,这是古人的“垃圾”艺术品。
活动现场,市图书馆的文化志愿者化身“阅读引导者”,先为居民们开启了一场关于锦灰堆的“文化阅读课”。志愿者生动讲解锦灰堆的历史渊源与艺术特色——这一又称“八破图”的传统书画形式,以模拟残卷、旧帖、断简等“残缺之美”承载历史记忆,本身就是一部可读的“纸上历史”。
通过实物展示、图片对比,志愿者引导大家“阅读”锦灰堆作品中“看似杂乱无章,实则疏密有致”的创作逻辑,让居民们在视觉阅读中领悟传统技艺的美学精髓。由于“锦灰堆”绘制难度大,要求技术含量高,所以绘制“锦灰堆”的画家极少,使“锦灰堆”这一传统技艺走向失传。
在最受期待的锦灰堆卷轴制作环节,阅读从“看”延伸到“做”。志愿者手把手指导大家将对非遗文化的理解融入创作:勾勒残片纹样时,是对传统符号的“解码阅读”;设计整体布局时,是对美学规律的“实践阅读”。
居民们听得认真、做得投入,每一笔勾勒都藏着对非遗知识的吸收与转化。社区居民王阿姨笑着说:“以前只在书本、博物馆里‘读’过这类非遗,今天亲手创作才真正‘读懂’了其中的学问,既有趣又长见识!”
活动尾声,居民们的作品成了最生动的“阅读素材”。一张张略显稚嫩却充满创意的锦灰堆卷轴,承载着大家对非遗文化的热爱与解读。红色文艺轻骑兵还向社区播放非遗文化视频,鼓励居民们在日常生活中以更多元的方式“阅读”传统、传承技艺,让阅读成为连接古今的桥梁。
此次活动以非遗体验为载体,让鸿城社区居民在“读文化、做文化、品文化”中感受阅读的广度与深度,更搭建起传统文化与社区生活的“阅读桥梁”。
孝感市图书馆相关负责人表示,未来将继续依托红色文艺轻骑兵队伍,把更多融合阅读与实践的优质文化活动送到居民身边,让非遗文化在基层的“阅读与传承”中落地生根、焕发活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