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> 动态信息 > 馆内活动 

扫码看书 | 五四书单——热血青春 “阅”见美好

作者:佚名 来源:本馆  发布时间:2025-05-04

“五四”青年节源于中国1919年反帝爱国的“五四运动”,是为了纪念“五四”爱国运动而设立的节日。“五四”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,也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。

在五四青年节这一天,让我们翻开书感受文字的力量,或许在书中,我们会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;或许在书中,我们会重新定义自己的人生方向;又或许在书中,我们会发现更广阔的世界。让我们怀揣着书籍的智慧,继续前行,用阅读的力量,点亮青春的梦想,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!

《五四事件回忆》

682021247fd62.png 

本书主要着眼于对“1919年5月4日在北京发生的爱国游行”这一事件进行“事实描述”(这就决定了,A不收除游行之外的思想文化、罢工罢市等其他材料;B不收录北京之外的全国各地五四情形)的“稀见材料”(与已有的相关材料“绝不重复”)进行收集整理。这部书基本内容主要由以下两部分构成。其一、“台湾地区”材料。居留台湾的“五四青年”的五四事件回忆。其二、“民国时期”材料。民国报刊档案中的五四事件叙述。

68202132de883.png 

扫码阅读

 

《青年变革者》

68202144b4f94.png 

《青年变革者:梁启超(1873—1898)》是许知远积淀多年的转型之作。梁启超生逢变革时代,他是近代转型的积极参与者,同时又是中国现代思想学术的拓荒者和奠基人。许知远试图将这位伟大人物的思想与性格、希望与挫败,内心挣扎及与同代人的争辩呈现给读者。在搜集、阅读海量史料和研究著作的同时,许知远追寻梁启超的足迹,到其出生地新会、求学地广州,及北京、上海、日本横滨等多地探访历史现场,寻求历史与现实之间隐秘而有韧性的关联,借此展现几代人的焦灼与渴望、勇气与怯懦……

68202155208a2.png 

扫码阅读


 

《青春(红色经典)》

68202184d7520.png 

李大钊作为率先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人物,在中国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。本书收录了李大钊在不同场合、刊物上发表的演说及文章,如《青春》《现代青年的活动方向》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》等,既展现出了李大钊忠贞不渝的爱国情怀、思虑青年的发展方向,又受到了近代西方民主主义的进步思想影响,提倡在独立人格基础之上的爱国主义。也展现出了李大钊具有全球政治和文化的长远眼光和头脑。国际局势的变动深刻影响中国,促使李大钊将国内问题与世界局势变化联系起来,积极探索符合中国实情的救亡图存的命运和出路。本书选篇力图全面地展现出李大钊的思想与历程,希望读者能有所启发。

68202197a5844.png 

扫码阅读

 

《致“新新青年”的三十场讲演》

682021a4e71ba.png 

1920年代,梁启超倾注全部热情的三十场讲演:关于教育的出路,和青年的自救。这些问题依然是我们现在关注的焦点,梁启超的声音跨越了一百年,如今听来格外温暖、振聋发聩。本书全面收集梁启超关于教育和青年主题的讲演稿,时间跨度为1914年至1927年,共30篇,附录一篇。精校整理,并加前言、导读、题解、简注。梳理脉络,详解背景,深度关联历史与当下。梁启超讲演前经常不写讲稿,讲演辞多由听讲者记录而成。

682021b1f35df.png 

扫码阅读

 

682021eb566de.png 

《觉醒年代的声音》

《觉醒年代的声音: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北京大学师生文选》围绕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结合教书育人工作实践,选取了十余位北大师生(包括蔡元培、陈独秀、鲁迅、胡适、周作人、罗家伦、蒋梦麟、张申府、杨昌济等)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52篇文章,按“青年何谓?青年何为?”“思想启蒙,振聋发聩”“革故鼎新、引领时代”“文以化之,教以铸之”“道路新辟,复兴肇始”等主题归类,编纂成册,以期让百年前的名家大师之声,在今天焕发新的生机活力,激励莘莘学子薪火相传,砥砺前行,走好这一代人的长征路,体现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。

682021f354f2a.png 

扫码阅读

孝感市图书馆版权所有2019 | 鄂ICP备2010410 | 制作维护:孝感市图书馆网络中心  |  地址:孝感市复兴大道孝感市文化中心D座  | 邮编:432000  | 联系电话:0712-2107189